只要你啥也不会,那你离当领导就不远了
(朱元璋)
从元至正十五年到十六年,朱元璋同志一直在为拿下集庆路做努力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和州横渡长江,先下采石矶,再下太平,集庆路可以说是唾手可得了。
故事写到这里,解答一下之前一位读者对郭天叙和张天佑这俩人的疑问。
有很多人以为,郭天叙和张天佑是在朱元璋的创业前期就死了,就是郭子兴一死,他俩紧跟着就死了,其实,并不是这样的。
当然他俩早晚是要死的,但是他们死的很慢,直到朱元璋攻打集庆路的时候才死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这两位仁兄直到这个时候才死,那为什么在最开始的文章中就公布了他们死讯呢。
原因很简单,那就是他们虽然活着,但是他们在军队中所起到的作用,实际上已经很小很小了。
郭天叙是一把手,张天佑是二把手,然而无论是郭天叙还是张天佑,都是那种典型的眼高手低,身在高位但是能力却很完蛋的主儿。
这种现象,其实很普遍。
(公司格子间)
作者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就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,越是底层的一线的员工,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就越多,能力就越强。
比如,公司的保安,他不仅要负责安保工作,还要会熟练的使用办公软件,把每天的人员往来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。
再比如,公司的前台,不仅每天要对客人迎来送往,还要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。
这些普通员工,那都不是专职专干,而是多才多艺,身兼数职的。
这些人如果你把他们提拔起来,你让他们当领导,他们不一定就做不好,如果他们有更大的舞台,他们一定能更优秀。
只是,众生多机会少,太多的人,缺少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反观我们公司的领导,其个人能力那就很一般了。
普通小领导不会使用打卡机,每天只能手动在签到条上签到。
中层领导无法熟练的使用包括win7系统以上的电脑,你让他开个机,他能给你鼓捣一个小时。
高层领导那就更不用提了,虽然用的是一万多块钱的苹果手机,但他们能熟练使用手机的唯一功能,就是拍照片。
越是领导,就越是没用,越是高层,就越是完蛋。
因为,做领导实在是不需要太多的技能,你只需要会调理人,那就够了。
郭天叙和张天佑,就是这种人。
他们对权力倒是毫不松懈,一直想要压朱元璋一头,但问题是,既然你要当领导,那么你就要对这支队伍负责。
(郭张二人)
平时怎么发展,士兵们吃喝从哪儿来?郭天叙整不明白,他也筹措不来粮草。
战时怎么指挥,面对强敌来袭这仗要怎么打,张天佑当然也指挥不了军队。
没办法,面对困难和窘境,他们拿不出主意,想不出办法,他们只能依靠朱元璋。
所以,朱元璋也不用想着去跟他们争夺权力,郭天叙和张天佑就会主动把权力交出来。
当然,眼看着朱元璋同志在队伍里尽显王者风范,郭张二人那也是很不甘的。
尤其是在朱元璋已经拿下采石矶和太平,马上就要更进一步占领集庆路的时候,他们的内心就更是煎熬了。
朱元璋从小小的濠州,滁州,和州走向了更加广阔的江南舞台,不仅队伍里的郭张二人难受,大元朝廷,那也是相当难受。
天下大乱,这边一个张士诚,那边一个陈友谅就已经够闹心的了,现在又蹦出一个朱元璋来,这不纯纯是添乱吗?
所以,还没等朱元璋取集庆路,元军就派出数万大军,由大将陈野先统领,直奔朱元璋的太平而来。
这个陈野先啊,他不是专职军人,而是元朝年集庆路地区的民兵元帅,作战能力有限,所以很快被朱元璋打败,陈野先一看大事不妙,只好投降了朱元璋。
(陈野先)
元兵一败,朱元璋士气更盛,连下溧水,溧阳,句容,芜湖,离拿下集庆路,可就只差一步了。
这个时候,已经在军营之中沉寂了很久的郭天叙和张天佑突然表示,愿意趁热打铁,率领一支队伍拿下集庆。
郭天叙和张天佑这么做,当然不是心血来潮,而是要想抓住这个拿下集庆路的首功,在队伍中刷一波存在感,省的一直被朱元璋的名头给压着。
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头功,谁能拿下集庆路谁就能声望大震,朱元璋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。
何况,这一路走来,一直是朱元璋在指挥,是他出力最多,就是要攻集庆路,那也应该是他朱元璋来摘取这个胜利果实,你郭张二人一份力不出,现在想要捡这个大便宜,那怎么可能?
您还别说,真有可能。
面对郭张二人的要求,朱元璋不仅欣然同意,还把之前投降自己的陈野先派给了郭张二人,让陈野先务必要配合郭张的行动。
朋友们,这个陈野先,他是元朝的降将,对集庆路的布防又十分熟悉,有了这位仁兄的配合,郭张二人就算再不懂打仗,那胜率也是直线提升。
魔幻了,属实是有点魔幻了。
辛苦得来的胜利果实,朱元璋难道要让给别人吗?
难道朱元璋混到了这一天,依然是那个心地善良,宅心仁厚的傻小子吗?
他当然不是,因为此时此刻的他,论善良不一定比别人善良,但是论狠,他一定比所有人都要狠。
朱元璋能把攻打集庆路的机会让给郭张二人,原因是因为,朱元璋实在是太过了解这两位仁兄的尿性了,凭他们俩,就算是请神下凡,他们也进不了集庆城。
而把陈野先派给郭张二人当然也不是为了帮助他俩,而纯纯是为了给他俩添乱的。
因为,善于甄别人才的朱元璋早就发现,陈野先虽然归降了自己,但是这位同志的理想并不坚定,对红巾军也并不完全臣服,属于是那种动向还比较可疑的人物。
把这样一个人派给郭张二人,你是不用担心他会帮助郭张二人的,你只需要担心的是,陈野先在战场上添乱添的太小了。
(临阵倒戈)
然而朱元璋想不到的是,陈野先不仅在战场上疯狂添乱,不听郭张二人的指挥,还给了朱元璋一个大大的惊喜——和郭张二人合兵一处进攻集庆路的陈野先中途叛变,又叛逃到了元军阵营,联合元军开始反攻红巾军,郭张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全都身死于乱军之中。
郭张二人死了,那个二度叛逃的陈野先也没能从战场上脱困,也死了。
朱元璋同志一石三鸟,如果这真是它早就处心积虑好的计划,那可谓是妙哉妙哉。
现在,彻底没有了妨碍的朱元璋,终于发动了对集庆路的总攻。
这一次总攻,总指挥是朱元璋,具体负责攻击的,是四位将领:
急先锋常遇春,白袍儒士冯国用,水军头目廖永安,以及亡命水匪俞通海。
常遇春和冯国用,我们之前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,现在主要给大家聊一聊后边这两个人,廖永安和俞通海。
廖永安和俞通海,都是巢湖一带的水匪,元末大乱之时,他们趁机在水面上建造营寨,扎营自保,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水上势力。
之所以他们的势力比较独特,是因为这帮人拥有大部分红巾军都没有的水军。
他们治下的水兵熟悉水性,擅长水面作战,同时他们还大量的建造了战船。
朋友们,想要割据一方,有兵马就可以,但是想要称霸天下,没船可是万万不行,
当然,这些现在都归朱元璋了。
廖永安有个弟弟,叫做廖永忠,而俞通海则有俩弟弟,一个叫做俞通源,一个叫做俞通渊,这五个人,就属于是巢湖水军的主要领导。
(白莲教)
俞通海本人就是巢湖人,他年轻的时候正值老和尚彭莹玉四处活动传教,江淮地面上有个叫做金花小姐的人,大概是彭莹玉那一派的子弟,很有影响力,一直在鼓动当地百姓起义。
俞通海被金花小姐所感染,所幸拜入了金花小姐的弟子李普胜的门下,和李普胜一起密谋起义。
不过很可惜,后来这个金华小姐事情败露,被元军击败,俞通海没有办法,起义是没戏了,只好和廖永安一起占据了巢湖,以此来求个自保。
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五大淡水湖之一,巢湖向南可以截天堑长江,北控淮右襟喉合肥,往左呢,巢湖能和大别山形成掎角之势,往右,它还能利害关系到集庆路,也是南京城。
可以说,谁占据了巢湖,谁就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。
然而,廖俞二人占据巢湖之后,日子却并不好过。
因为,庐州地区有个叫做左君弼的人,同是彭莹玉的门徒,他占据庐州,还得到了韩林儿韩宋政权的支持,一直和廖俞二人过不去,时常发兵攻打,所以廖俞二人在巢湖的日子,也是有一天算一天。
水天一线,海鸥盘旋,鲜虾肥鱼他们虽然是想吃就吃,但他们的前途,却不是想有就有的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元末的乱世,大概是群雄啊,割据一方的人物出的最多的时代了,真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军阀,走到哪里都有不同的势力。
吃着虾米的廖俞二人就像是这茫茫大海中的小虾米,要么随波逐流,要么被人吃掉。
以天下之大,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块容身之地,但却并不是地,而是水。
命运,似乎没有给他们太多的选择。
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哀民生之多艰。
直到,朱元璋的出现。